婺源灵岩洞风景区,溶洞奇观,道教圣地 (门票60元/人,婺源通票内包含)
●地理位置
灵岩洞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北五十公里的大鄣山乡西北部,北与安徽休宁县接壤,西与景德镇遥里风景名胜区毗连,北靠世界级旅游风景区黄山,雄踞皖赣两省。景区范围北至西山牛头山麓下,西北至婺源景德镇县界,南至和村的九阄,东至古村菊径、西至石城山戴村。
●景区渊源
灵岩洞风景区所在婺源县古属徽州,唐开元28年为府治。人文之风,始于东晋乱世之北方士族南迁,至南宋文风日盛,以“东南邹鲁”闻名。婺源地处偏僻山区,山水秀丽,险阻天成,故古来兵革少到,还保有完整古民居和纯朴的民风民俗。从唐代建观始,唐开成三年(公元839年)道士郑全福发现灵岩洞群,修炼于此,并留有题墨,取名洞灵观。南宋绍兴五年(公园1136年)该观道士进一步扩建,改为通元观。
婺源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为1993年5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是迄今为止婺源县内唯一的国家森林公园,现探明卿云、莲华、涵虚、凌虚、琼芝、萃灵等6洞。其中莲华洞、涵虚洞已开发。
第三节 景观特色
婺源灵岩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灵岩古洞群以基岩景观为主,是由于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以及地质的变迁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由于景观成因与国内一般的溶洞截然不同,全国罕见,灵岩洞群因此被称为“溶洞之母”。灵岩古洞群不仅岩溶景观奇绝天下,道教文化更是繁荣鼎盛、源远流长。灵岩古洞群所在的通源观村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灵岩古洞群保存了2000多处历代名人的题墨、题刻,被誉为“溶洞文化长廊”。
灵岩洞景区目前已开发涵虚、莲华二个溶洞。涵虚洞上下七层,愈下愈空愈险,景观也愈多愈奇。洞腹中飞云腾涌,岩瀑横陈,钟乳倒悬,石笋擎天,造型奇异。岩形栩栩如生,底层与地下河相通。洞内流水潺潺,波光倒影,乘舟畅游,别有一番情趣。洞壁保留着唐代以来游人题墨200多处,蔚为壮观。
莲华洞为大厅状,高大宽敞,可容千人,雄伟壮观,厅西有7米高的石山,形似太上老君,圆首丰腰,宽额隆背,银发披肩,袍袖折旋,一手缠龙,一手托金丹葫芦。
由通元观村溯源而上,便是卿云洞。洞门轩敞,高30米,宽45米。洞中幽深高广,穹顶光怪陆离。有河贯穿而过,河长500米,水清壁,可通竹筏。涉水进洞,再登上钓台,台面宽约数十平方米。这些溶洞中,最为壮观的是翠灵洞,主洞长700多米,是下一步开发的重点。溶洞内如花似锦,银雕玉砌,绚丽多姿的石枝映照着清澈的地下水塘,千姿百态的石花,有针状、团状、雪花状如花怒放;小巧玲珑的石灯,晶莹含露,镶嵌在洞穴。
灵岩洞景区不仅溶洞景观奇绝天下,景区的历史文脉和墨宝碑刻也是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婺源的历史文化主要是儒、道两家,其中儒家文化由于有较多遗存,所以在现有的景点中,大都得到较完整的保护和展示,而道教文化却多处残缺湮没的状态。灵岩洞群属黄山余脉,群峰耸峙,景色清幽,是历史上名驰遐迩的道教胜地。洞群所在的通元观村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是婺源县道教文化的主要载体。通元观一度成为道教名观,道教文化更是繁荣鼎盛、源远流长。虽然与龙虎山、三清山等道教圣地相距不远,但因其贴近民间,往来便捷;有洞有观,有信有史,广大香客信众仍趋之若鹜。据传唐代道士郑全福从福建云游至此,见这里山青水秀,非常适合修炼,就在此修建道观长期住下来。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通源观村榜上有名。更令人称奇的是,莲花洞内的“老君炼丹”景观酷似太上老君正在炼制仙丹,旁边还有装炭的小筐,堪称是天工造化。
灵岩洞群取名“灵岩",即来自道教的“空灵”之说。洞群所在地名“通元”,也来自道教宗义。据《辞海》中解释,“通”者,洞也;“元”者,始也、长也、大也、善也。先天之气也。道家认为,“元”即“气”。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天尊。为了修道成仙,地上神仙之入住“洞天福地”,是因为[洞]即[通],洞中修炼可与神仙接通,与天界相通;福的意思是幸福吉祥,居福地可长生不死。道家将洞天福地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通元、求元即可实现清净无为,天人合一,是做人的最高境界。“通元”之意,是向人明示,洞中通元,元在洞中,灵岩洞群就是修真求元、与神勾通的清凉世界。由此可见,“灵岩洞群”和“通元道观”,实际上都是道教文化在这里的两种表达方式。
2、世人公认的“溶洞文化长廊”
灵岩洞群早在唐朝就已经成为游览胜地,洞群胜况载入南宋祝穆着的《方舆胜览》,明代弘治《徽州府志》,流誉人间,吸引了无数游客来此观赏。至今各洞仍保留着唐、宋以来名人和游客刻墨二千多处,它始于晚唐、盛于北宋,距今一千多年历史,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千百年来,不知多少名人墨客为之折腰。现在洞群内保留有唐代以来的游客题墨2000余处,朱熹、岳飞、岳飞的老师宗泽、齐彦槐、何执中、张大直、张浚、戴铣、余一龙等名人都洞内留有亲笔手迹,实为国内罕见。这些题墨大多是慕名前来游览的名人墨客的即兴之作,如今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历史文物,也成为灵岩洞群的一大绝景。在这里题墨的不只是历代游人,甚至有红军游击队队长张剑超亲笔所题的“克服困难”、“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人民有了光明”等革命宣传标语。这些题墨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一道丰富的文化盛宴,因此灵岩洞被世人公认为“溶洞文化长廊”。婺源灵岩洞凭天地造化,借名贤圣儒墨刻造就了江南第一洞天之美誉。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9年)由于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蜂拥而至,弄得民怨众怒,连夜堵洞,不传后代。有“三岩九洞绝尘寰”盛誉的灵岩古洞及名人刻墨从此销声匿迹,鲜为人知。
卿云洞:在通源观村东溯流而上一华里之处,洞门轩敞,高30公尺,宽45公尺,深进500公尺,此洞以水见胜。涉水进洞,再登上钓台,在台右壁,唐宋刻墨累累,现存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歙州大守兼御史中丞卢潘,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授兵科给事中戴铣等摩岩石刻七处。其中一首明代诗人题墨:“遥想钓鱼台上客,飘然驾鹤白云乡”,表达了游人的真切情感。
涵虚洞:在通源观村南马山山腰,洞长680公尺,面积7200平方公尺。游程2100公尺,上下七层,以空见奇,在洞内月门对面岩上有“第一东南洞,历观唐宋游”十个大字。在第三层洞中,无愧是“翰墨遗香”,两壁遍布历代游人题记、诗歌。在长达数拾米高的石幔,小到仅容人身的洞窟,无一不是古人墨迹,重叠覆盖,难以数计,至今还能辨认的不下一千余处,其中有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灵岩开山始祖郑全福题记,御史中丞卢潘、宋四川夔州路提刑王汝舟、词人王炎、东京留守宗泽、明兵科给事中戴铣、太仆寺卿余一龙、舍人余鸣盛、清科学家齐彦槐、施璜等名人和1922年外国游客题墨,及部分红军、新四军的一些标语都非常引人注目。漫步其间,如置身于书法长廊。附《颂涵虚洞》
颂涵虚洞
(唐)独孤筠
高树猿啼乱水声,寻幽不觉洞中行。
骊龙宿处云常暗,羽客归时路自明。
别后已迷丹灶火,回来犹人玉童名。
从今已去朝进阕,便觉人间五百生。
凌虚洞:距通源观村约300公尺左右。《婺源县志》谓:“涵虚洞上别有重洞”,“如屋之有楼”即指此处。洞长400公尺,内多宋代以来题墨,有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岳飞征讨李成时,用兵器刻划“岳飞过此”四字,忠诚在此间,至今凭吊者,如见岳家山”。还有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名将张俊题名,清嘉庆年间科学家、诗人齐彦槐题诗:“乘兴来寻小洞天,琅环无处问金编,姓名敢乞山灵护,留向人间五百年。”清天文学家余煌的题诗:“我身本是洞中人,一落尘寰三十春,儒服儒冠彼束缚,桃花孤负仙源津。”在洞顶有数尺见方的“张较彦直”和“伯成质夫”等宋人八个空心飞白打字,抑首倒书顶壁,如此潇洒苍劲,堪称奇迹,令人叫绝。
莲花洞:在通元观村后。洞内多莲状乳石而得名,此洞以景见奇。唐开成年间,道士郑全福建观前修真于此。洞中留下历代墨迹数百处,以迷宫处为最。唐代诗人独孤筠曾题诗赞此洞:“路回千曲绕芝田,羽客相携访谪仙。石窦嵌空唯有迹,灵龛隐轸莫知年。来居洞里长无死,不出人间自有天。更欲不眠吟至晓,恐惊龙动起愁烟。”附《题莲华洞》
题莲华洞
(唐)独孤筠
路回千曲绕芝田,羽客相携访谪仙。
石窦嵌空唯有迹,灵龛隐轸莫知年。
来居洞里长无死,不出人间自有天。
更欲不眠吟至晓,恐惊龙动起愁烟。
琼芝洞:由通元观村沿溪往东北,见绝壁微裂一隙便是此洞。县志载:此洞“千态万状,神雕鬼琢”,钟乳石“奇秀如云,若莲如芝”,故名。洞中地势奇险,只能往北回环盘旋而下。洞厅中左侧有巨石,壁面平整如镜,成了古人题墨最佳之处,其中有“宋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太祖皇帝十一世孙赵而忌”,“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宣和殿大学士何执中同男何铸(刑部侍郎)”的题名,洞厅东南有一洞廊,廊侧一处石幔如帘垂地,帘壁留有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着名理学家朱熹回婺扫墓时在此题墨“吴徽朱熹”及由莲房花柱上题“晦翁”二字。另有清嘉庆翰林编修董桂敷题“奇观”二字。
婺源灵岩洞景区旅游包车向导 www.wuyuanx.com 余先生 17687932030
扫码添加婺源包车领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