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话趣事
小时候,因为当时有文化的人不多而国家需要普遍推行教育,所以有好多老师是来救火救场的(当时称之为民办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小学居多,用方言教书,所以汉语拼音……天哪,甭提了,学的一锅浆糊。
作为方言特别多的婺源人,我们这几代人小时候学汉语拼音的结果,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什么后鼻音,什么卷舌音……根本读不准,Z c s和zh ch sh,in ing ian,l n r ,an ang,en eng反正至今也没有完全分清和读准。
记得我们那年高考,拼音、拼音与汉字结合各一选择题,每题4分。这在普通话标准地区轻描淡写的8分,对我们可是难题,反正我是全错了,至今耿耿于怀。真佩服那些出题的老师,水平确实高,打蛇打七寸,硬是掐到了我们(学拼音)的七寸。
小学几乎在方言中度日;初中除了上课,也是在方言中度日。因为方言与普通话的瞬间转化难度较大,所以老师和学生在这方面闹的笑话不少。学生闹笑话也就罢了,老师闹笑话会被传诵千年,至今还流传着不少老师这方面笑话,哈哈。
高中,好像大家都觉得说方言不够档次,所以大家都用普通话交流,此时闹的方言与普通话瞬间转化的笑话不多。到了大学,最尴尬的莫过于婺源方言教汉语拼音而学出来的普通话别人听不懂!
从大学开始到毕业工作前5年,接近10年左右时间,由于天天身处一个没有婺源方言的环境,而与家人通电话肯定用方言(不用方言,家人说你忘本,况且当年父母也听不懂普通话),那个普通话与婺源方言的瞬间转化让人冷汗直流,有时非常不顺畅。
有接近10年婺源方言与普通话瞬间转化的难关,后来不知怎么原因,突然就醍醐灌顶很顺畅了。这个难关不是人人能突破的,而且突破它,每人时间长短不一样。这不,现在还有一堆没有突破的呢。
第一个观点
言归正传,也许是恋旧还是婺源方言真的具有无穷的魅力,我对家乡方言情有独钟,也许两者都有吧。曾经也拜读过写我们婺源方言的文章,觉得也不错,但是,作为一个娘肚子里就听婺源方言的人,我对婺源方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首先,要把婺源方言置身于历史大环境中来考虑。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个节点。在此之前,主要是古文,也就是文言文;新文化运动提倡写文章用白话文。什么是白话文?就是“大白话”,老百姓听的懂的大白话。任何事情都要辨证的看。
文言文好不好?好!因为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言简意赅。大家没有发现吗,高考作文如果是用文言文写的,得分都很高。新文化运动其实主要反对的是科举中变了味的、盲目追求对仗工整、盲目追求华丽辞藻堆砌、内容空洞的八股文。
但是,新文化运动提倡写文章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这点与毛泽东延安整风对于文艺要求不谋而合。这为群众参与文化事业打开了缺口,文化再也不像古时候,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开始大幅度提高。
再就是建国后的汉字简化(即电脑里的中文简体字)和现代汉语(即普通话)推广是个节点。又要辨证的看。汉字简化了,更简单了,写的更快了,老百姓看的更容易了,推广更快了;同时,有些字也失去了造字时原字(象形字居多)韵味了。普通话推广,人们交流更顺畅了,但是,方言传承慢慢成了一个问题。
所以,通过汉语历史:文言文,白话文,简体字,现代汉语,我们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全国所有的方言都受此影响,即全国所有的方言都是有文言文的影子,受白话文影响,受普通话冲击。婺源话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全国方言都有相通的地方,又有地方特色。
比如上海话“阿拉上海银”,这个“银”与东北语音差不多,语句原来应该是“俺呢,上海人”,只是俺呢被地方演义最后成为“阿拉”语音了。比如,比较典型的婺源话“冒寺”(东西意思),语句原来应该是“(什)么事”,这与天津话“嘛事”语音差不多,被婺源演义变成现在婺源方言……
第二个观点
《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个情节,说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就听说诸葛亮是卧龙,了不得!前两顾都没有见着诸葛亮,但是去拜见的路上,听到农民在唱歌。所以刘备就好奇呀:这里的农民行啊,干个屁农活还唱歌?于是一问,哦,农民唱的歌是卧龙先生写的。
然后又见个白胡子老头,仙风道骨的样子,骑个毛驴还吟诗,还像模像样的捋捋山羊胡子。刘备也好奇呀:你个老头子玩什么风雅?一问,哦,是卧龙先生的忘年交(诸葛亮出山时才26岁,刘备46岁),老头直赞卧龙有才。
然后见个童子,也干干净净,不理不睬,不亢不卑,还整整齐齐梳了个(士人)头,扎个(士人)巾,小小年纪好像有文化的样子,那气质比一般山野孩子鹤立鸡群。刘备奇怪呀?一问,哦,卧龙先生的小书童、随从……
《三国演义》,演义嘛,不一定是真的,但是,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有大儒的地方,大家受其影响,文风盛!婺源恰恰就是这样的地方。
婺源自古文风盛行,被称为“书乡”,出了朱熹这种大儒,这书乡可不是吹出来的。顺便给临川做个广告,抚州(就是古代的临川,现在临川为抚州市的县)是江西的“才子之乡”,唐宋八大家那里出了三:王安石,欧阳修,曾巩。所以婺源和抚州是江西着名的书乡,文风盛!
所以,我们的第二个观点就是:婺源话受文言文影响很深刻。文言文的“之/乎/者/也,亦/伊/矣”在婺源方言里使用频率很高。比如,比较典型的婺源话“没者也”“没名堂”“有亦无”“不对榫”“吃之”“去之”“没之”。
没者也:没,没有;者,代词,……的人或事;也,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没者也]意思就是:没有这回事。没名堂:没,没有;名,有名,着名;堂,就是祠堂,宗族。[没名堂]意思就是:不是出自好人家。指一个人不讲究,人品差或者没文化。
有亦无:有,就是有;亦,又;无,没有。[有亦无]意思就是:有又没有。指一个人反复无常,无所事事或者不讲诚信。不对榫:不,没有;对,对准;榫;木制建筑中榫木结构,榫就是插在木头中的钎子。[不对榫]意思就是:没有对准,就是[错了]的意思。
吃之、去之、没之:之,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思,可以看成[了];去,在古语中都是[离开,走了]的意思。[吃之、去之、没之]就是[吃了][走了][丢了]的意思。
第三个观点
百度《现代汉语》,其中分支里原文是这样解释[赣语][徽语][吴语]的:
赣语也称江西话。赣语分布于江西省的赣江中下游和抚河流域以及鄱阳湖地区,湘东、湘西南、鄂东南、皖西南等地也有分布,使用人口4千万。
吴语也称江南话,江浙话。吴语分布在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以及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和安徽皖南的小部分地区。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
徽语分布于黄山以南,新安江流域的安徽旧徽州府全境,浙江旧严州府大部及江西旧饶城府小部分地区,共约2.5万平方公里,使用人口320万。
婺源历史上属于徽州府,所以婺源话明显带徽派风格;然后,婺源又被划归江西,所以又属于赣语;还有,婺源处于赣皖浙三省交界,又属于吴语(吴侬软语)系列;最后婺源话还与粤语有渊源。
所以,我们的第三个观点就是:婺源话是赣语、徽语、吴语、粤语四种方言的结合。下面分别一一说明。
首先,徽语,婺源历史上属于徽州,婺源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都与徽州府中心地带黄山休宁绩溪歙县差不多,婺源历史上也出了不少徽商,其祖庙宗祠故居保存下来一些。方言是历史形成的,所以婺源话毫无疑问是徽语。
然后,婺源解放后划归江西省,与江西各地打交道多,婺源话属于赣语也是肯定的。比如江西话最典型的说“吃饭”念[恰饭],虽然江西各地语音略有差异,但是,全省几乎都听得懂,恰饭很通用。
婺源话又属于苏南上海浙江的吴语,是因为:01两者都语音温柔,语调丰富,抑扬顿挫,说话像唱歌一样,比如婺源的“哭嫁”(见我们公众号《婺源婚俗》一文)“哭丧”就像唱歌。
两者方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里,阿Q对吴妈说:吴妈,我要和你困觉。困觉就是[睡觉],鲁迅的浙江绍兴这样说,婺源话也这样说,而且[困觉]是具有代表性的婺源话。
最后,婺源话和粤语差不多。因为粤语和婺源话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副词后置。根据汉语规则,副词是在动词之前;[副词后置]就是副词被用在了动词之后。
比如,粤语(即广东话)里典型的[你走先],正常语法应该是[你先走],“先”副词后置至动词“走”后面了。类似典型的婺源话[歇下凑],就是[歇下再],“凑”是“再”的变音,正常语法应该是[再歇下],副词“再”后置到动词“歇下”后面了。
第四个观点
方言,大家都知道,比普通话丰富多彩,其中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俚语,就是[土话];因为俚语是老百姓的语言,所以老百姓在说话中会带更多的感情色彩;因为带感情色彩,方言中会出现更多的语气词。
相比较而言,南方方言的语气词比北方方言的语气词要丰富得多,这是南北方人性格决定的。比如,问:吃饭去?普通话回答:好的。普通话回答就是普通、一般,如果是方言回答效果明显不同。
中原地区回答:中!短促有力。吴语回答:好嘎哇。很温柔。粤语回答:好-滴-啦-,喜欢拖言,嗲声嗲气。婺源话回答:好-嘎、好-嘎,或者好嘎哇-。语调温柔,喜欢重复,有拖音,往往是倒数第1或2个字拖言。
所以,第四个观点就是:婺源话具有01语气词很丰富,02语调抑扬顿挫,03喜爱重复,04喜欢拖音,拖音几乎都是每句话倒数第1或2个字拖音。
婺源话语气词,除了上面说的文言文的语气词“之/乎/者/也,亦/伊/矣”外,还有大量现代汉语的语气词,如婺源话常用的“哈,咧,呖,哩,嘎,喽,嘛,吧,啦……”
[咧、呖、哩]这三个语气字常用在名字后面,显得很亲切;[哈]是所有话语后面都可以用的,表示谦虚,带商量口吻;另外几个语气词用发,比如:痴嘎?发痴喽!痴嘛!咔(去)吧?别咔啦!
喜爱重复,比如:甜怎怎、苦黎黎、熊急急、稀也也、乌兮兮、喷香喷香、漆乌隆隆、皎皎洁洁、痴不徐徐、痴不操操、一等一贴、学来学样、神里神气……这些词,理解意思只要看标记的重点字/词就行,其他都是语气词,没有实际意思。
喜欢拖音,拖音几乎都是每句话倒数第1或2个字拖音。记得小时候读书,就是这样。比如《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比如《小马过-河》,从-前,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小-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试着读一读,是不是很有趣?!
最后三个问题
第一,更多有趣婺源话。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些民间智慧加上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再加上汉语本来就韵味无穷,所以婺源人传承、交融、发展出了变化多端、生动有趣的婺源话。
典型的婺源话还有“嬉(玩),痴魅,娇痴,痴不倒,慢慢叮当,赖不塌噎,伊个小,柏细鬼,柏样鬼,白白理,货色真多,驮碗,驮打,驮打渠,钉渠,榔渠,洗右(洗澡),好嬉相,桌合碟,锅背(厨房),桌屋背,痴不丢修……
四川话,说[玩]为[耍];婺源话说[玩]为[嬉]。北方有些地方,说[吃和喝]统一为[喝]:喝面,喝汤,喝茶;婺源话说[吃和喝]统一为[吃],念[恰]音:恰茶,恰烟,恰酒,恰饭,恰面……婺源话太多了,就不一一解释了。
第二,婺源话为什么“十里不同音”?
婺源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读音,以上婺源话举例是参照婺源秋口方言的。过了几个村,约摸10里路,婺源话就在语调、发音上有所不同,所以以上举例的婺源话在其他乡镇应该有变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想,这些方言是历史长期形成再传下来的,那么方言形成的时候应该是古代。01第一个原因,婺源都是山区,交通不便,人们很难及时交流,所以方言就变化多端了。今天,你去婺源旅游,那些无数个驿道,就是以前山里进出的路,来回一趟很不容易。
第二个原因,古时候,文化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发展方言的主力军是农民,农民只会说、不识字(类似于古人私塾里那种读瞎眼书),这样就按自己理解,语语相传,以讹传讹,读音错了也没有人纠正,就形成多种不同发音了。
第三,婺源话好不好学?
总结一下,第一,婺源话的基础就是中国文字和文明,这给学习婺源话提供了可能性。第二,文言文对婺源话影响深刻,所以学婺源话得有文言文基础哦。
第三,婺源话是赣语、徽语、吴语、粤语四种方言结合体,所以要学婺源话,尽量走走江西、皖南、苏南、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尤其是婺源,要多呆。
第四,上面第四个观点中,介绍了婺源话具体的特点,如语气词丰富,语调丰富,喜欢重复,喜欢拖音,这为学习婺源话提供了技术要领。
最后,这么说吧,外地人能理解婺源话表达的意思,至少3年;听懂婺源话,起码10年;学会说婺源话,30年!贺知章说了:乡音无改鬓毛衰。都白发苍苍了乡音还没改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婺源话哪有那么容易!带翻译吧!
婺源话,即博大精深,又生动有趣!婺源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扫码添加婺源包车领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