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包车电话
婺源包车网logo
婺源包车
司机电话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资讯 >

揽胜吴楚两源头: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作者:婺源包车网 发布时间:2017-03-05


揽胜吴楚两源头:五股尖-婺源六股尖-冯村穿越纪事

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穿越途中


额个天,照相喝水还没歇够,开路的几位直接就从灌木林里切下去了。一段钩钩挂挂,不久就转上小道。这是五股尖通往鄣山村的山路,也是这座大山上最让人享受的小路。厚厚的腐叶铺满一地,踩上去如同地毯。关键它还相当的平缓,基本是呈S型在各山头之间蜿蜒平切。路畔,粗大的针叶林与阔叶林混交,那些树叶时常弄出些红黄青紫的颜色,间或又有大片的丝茅白花如絮,映着蓝天,衬着古藤虬松,那个景象真叫美得一塌糊涂了。但这一段的行走也不见得能比其它地方轻松,你想啊,上坡都那个速度,这种算作平路的路上,基本就是场暴走比赛。苦了俺这些背单反体能又般般的人,为了咔嚓几张,能把你追塌气才赶得上前队。

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漂亮的丝茅地带

紧追慢跑的当儿,遇到一个左下的路口,这是一路过来头一个分岔路,可见这大山之荒僻之人迹罕至。两位领队在此核对轨迹,确定还没到拐点,继续前行。不久,又见一条左去的叉路,话梅说,这里该拐了。但却不是往小路上拐,而是沿一条被砍开的地方上行。这是一片密密的箬竹林,从倒伏箬竹的干枯情况判断,这里被砍开也就二三个月之内的事,象是专为我们开道的,大家便一致表扬安徽人民做的好事。可是,这赞声未歇,砍过的地方已经走到头了,原来就砍了这么一小段。宝马领队再次核对轨迹,确定方向无误,喊一声:钻林子了!便一头扎进了密林之中。上六股尖最艰难的行程,从这里正式开始了。

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看到六股尖

五股尖是景德镇与休宁的界山,六股尖则是休宁与婺源的界山。这两山之间约一半的路程有道路,就是我们走的这条山路,在拐点处下行一直通到鄣山村。拐点处上行,则完全没有路的痕迹,连山脊线也难以辩识。高大的台湾松树林里,灌木虽然不算茂密,但密密麻麻高达两米多的箬竹林却无穷无尽。虽然许多老驴都带有柴刀,但你能砍得过来吗?三天三夜也砍不出头啊!那就只好用手拨拉,用身体硬挤,或者闷头拱行。宝马和话梅两位领队交替开路,真是太辛苦了!后面跟进的也不容易,不跟紧点,一旦被挤开的箬竹复原,或者前面队员离开了你的视线,你根本就很难再找到人,因为视线只有二三米。有一段我和南海浪士走在前后,一边还在聊天,过一会后面就在叫了:走哥,你在哪里?听声音竟叉到七八米外的坡面去,只好不断发声将他引导过来。如此这般的路段加上还得在几个山头拐来拐去,也难怪有些队伍穿越到此功败垂成。这种地方,偏离度一大,自己都不知道哪是哪了。

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艰难穿行

好不容易钻出箬竹林,却已在一个山头顶上,这片松树林里倒没了箬竹,真是谢天谢地!更可喜的是,这里已经能看到六股尖巍峨的雄姿。六点出发走到现在,刚好五个半小时,平均速度达到2·3公里每小时(包括休息时间在内)确实够快了。如果冲上六股尖再吃饭,至少还得一个小时,太饿受不了。便决定在此用餐,顺便休整。

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六股尖最后的垭口

从这个山头切至山岙,居然又有了一条砍过的小路。依然还是松林加箬竹林,但有了小路,这些就已不在话下。转变处的树枝上,有条字迹模糊的红丝带迎风飘扬,也不知是哪支驴队留下的,显然也是许久以前的事。陡坡上行一段,却是另一番景像。不再有高大的树木,代之生长的,则是矮松、低矮的密密匝匝的灌木、丝茅···。

 
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冲顶六股尖的路

登顶了!六股尖,我们来了!六股尖是个条型弧状的山尖,长满了灌木,不象五股尖那样平坦空阔。山脊外侧是一面断崖,异常险峻;延伸下去中间有个矮一点的山峰,有危崖挑出;然后在前方又高高挑起一个山尖,三个峰峦恰似一只巨大的元宝,搁置在群山之巅。我们因为吃不准哪个山头是主峰,干脆就把这几个山头都走了一遍,通过高度计实测才最终确定,当前这个才是主峰。

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大山气象

凭高而广揽,层峦叠嶂,绵绵无尽,却看不到田园村落,可见山体之深厚博大。六股尖一带是当年红军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坐落在六股尖北麓的石屋坑村还是当时皖浙赣省委的常驻地之一,那里据说也有小路可以登上六股尖。但我们在山顶随便找了一通,既看不到石屋坑,也没发现有另外的小路,也罢了。

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登顶六股尖

宝马又在催大家抓紧出发,这是下山了,有小路,时间也才一点半还早得很呢,心想拍拍照片慢慢逛好了,何必这么赶紧呢!便与梁办,风几位找相机的拉在了后面,行行摄摄好不惬意。不多久,从山头切到山谷,终于见到了潺潺流水,这可是新安江的源头之水啊!想起宋朝大诗人杨万里曾在《新安江源头诗》中的赞语:“···泉从山谷无泥气,玉漱花汀从佩声。水纪茶经者未识,谪仙句里万年名。”不由地掬一捧口中,真个甘甜淳美,爽!

婺源六股尖安徽冯村穿越

合个影

沿山谷下行,满目尽是秋色丛林,奇了个怪的这山上转红黄紫色的树木怎会如此之多,如此之盛。山谷中渐渐展露出一片开阔地,相当平整,且有茶叶地,这明显就是“到底”的结构,已经有人在欢呼了,这是快到冯村了吗?仔细看却又不像,满目荒芜,既无房屋也无人迹。果然领队一瓢冷水泼来——下山还早呢,大家抓紧点。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下山的道路很好走

然后小路又从山腰处平切过去,时上时下,绕着右边的山梁蜿蜒,山涧越来越深,离得也越来越远。途中,又有茶园谷地,甚至还有片石砌就的凉亭遗址和一幢废弃的围有石片围墙的房屋···。但这一切都不能证明即将出山,相反,这条山路似乎无穷无尽,从一个山腰绕到另一座山腰。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话梅在一片挺拔修长的杉木林中驻足观望着什么,这可是极其珍贵也难得见到的如此大面积的植物,叫华东黄杉,躯干颀长伟岸,乃是我国独有的树种,这一片可能足有几十亩,少见了。话梅却指着林子下方的山涧说,那里就是龙井瀑布。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六股尖下的建筑遗物

离得实在太远了,只能看到深谷里,一条白练挂在悬崖之上。但据资料,这座龙井瀑布却是号称新安江源头第一瀑,瀑高300余米,分数层从崖顶跌落而下,似白龙出涧,轰声如雷,极其壮观。听说从石屋坑修了条步道可来此赏瀑,但若从这片黄杉林中切下去观赏然后又返回来,恐怕得要一个多小时商议一番,还是算了。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新安江的源头之水

穿过一片毛竹林,这些野外经验丰富的驴们又兴奋起来,这是即将出山的征兆啊。在衢州一带登山,驴们往往把切到竹林视作到达相对安全的地带。一是毛竹通常生长于作九百米以下的山地,离山脚不远了;二是毛竹是经济植物,一般都有人管理,通常竹林中都有农民挖笋,管理竹林而形成的小路,竹林下面一定有人家了。但这些所谓的常识,在六股尖显然又错了。竹林下有一小块茶叶地,然后小路往上一挑,再一次绕上山梁,大家还是在半山腰上转悠。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山中茶园

到底要绕到哪里去啊?以我们这速度,不停地行走了将近三个小时,居然没能下到山脚,还真是绝无仅有的经历。“头都转晕了呀!”有人在咕哝,“怎么还没到呀?”···我这才体会到领队叫大家一路抓紧的含义,尽管出行要求大家都带电筒,但这样的深山,如果摸黑行走,谁敢保证不走错?一旦走错,真不知会绕到哪儿去。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唯一残存的建筑

终于,在翻上一座山梁后,小路不再平切前行,而是几步一拐弯,直接往下切去。但这段路却糟糕之极,柴草将路遮得严严实实,既陡且滑,时而听见有人在“哎哟”呼痛,那是“种南瓜”后最常见的呼叫。如此这般绕来绕去,忽地眼前一亮,一片茶叶,油茶林下,那个一色粉墙黛瓦的小村子,可不正是穿越的终点冯村么!

“出山啦!”众人欢呼!四点二十分,全队安全抵达冯村“无名烈士纪念碑”前,此处也是许多驴队露营和登六股尖的起点。全程用时10小时20分,其中六股尖下撒至冯村整整走了三个小时。

 二0一四年十一月三十日草记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下山途中的古凉亭遗址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林中漫步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华东黄杉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山野秋色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荒芜的山谷

横行饶徽四十里  揽胜吴楚两源头

穿越终点:冯村



婺源旅游包车司机电话微信联系方式
扫码添加婺源包车领队微信
返回列表
© Copyright 2022 婺源旅游包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9005804号
联系方式:17687932030 网站编辑:余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