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绿茶简称婺绿,江西婺源种茶、制茶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
婺源大鄣山主峰海拔高达1630米,纵横2100平方公里,其海拔600米以上面积达900平方公里。境内群峰耸立,终年云遮雾罩,气候湿润,植被丰厚,土地肥沃,生态环境纯净天然。特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造就了高品质茶叶生产基地。婺源高山茶茶叶质肥厚柔软,色泽绿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经久耐泡,香高、汤碧、味厚、汁浓的独特品味,贵为历代贡品茶和现代中央办公厅特供茶。
二、中国有机茶第一县
婺源绿茶于1996年5月获得中国第一家AA级绿色食品证书。1997年起,根据欧盟有机法规2092/91,连续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机构BCS认证,依照日本、美国、瑞士有机法,通过日本JAS、美国NOP、瑞士BIOSUISSE有机认证。
2004年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为婺源大鄣山茶颁发了原产地标记注册证。婺源大鄣山茶成为我省茶叶行业中首家通过原产地标记认证的茶产品。婺源大鄣山茶原产地认证范围为婺源大鄣山山脉及其周边近2100平方公里的高山茶区,区域内生态环境优越,为茶乡婺源产茶的金三角区。
根据婺源的地理地貌,婺源县分为东北高山生态有机绿茶产区、中部名优绿茶产区和西南优质出口绿茶产区。
一、婺源东北部高山生态有机绿茶产区
涵盖大鄣山乡、沱川乡、浙源乡、段莘乡、溪头乡全部和清华镇、秋口镇、江湾镇、赋春镇、思口镇相连的部分地区。产区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40%,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茶园全部分布在该区域。该产区是婺源传统老茶区,也是婺源传统贡品茶产地,所产茶叶品质上乘。重点以发展高山有机茶为主。
二、婺源中部名优绿茶产区
位于婺源县中部,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28%,地势较东北高山生态有机绿茶产区略低,相对平坦,是全县重点茶叶产区。包括清华镇、思口镇、秋口镇、紫阳镇、江湾镇和赋春镇、中云镇局部区域。以生产名优有机绿茶为主,以推广茶树良种为重点,培育建设成标准化高产茶园和建设初制清洁化加工厂及茶叶精、深加工示范区。
三、婺源西南部优质出口绿茶产区
位于婺源县西南部,区内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32%,覆盖珍珠山乡、许村镇、太白镇、镇头镇、蚺城街道全部和赋春镇、中云镇、紫阳镇局部区域。本区以低丘为主,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肥沃,质地良好,具有规模发展茶叶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重点生产优质出口绿茶,按标准化要求规模发展良种茶园,建设标准化良种茶园示范区和新技术、新工艺推广。
1996年5月,婺源绿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荣获全国首家AA级绿色食品证书 ;
1997年8月,婺源绿茶通过欧盟有机食品监督检测机构BCS认证,获得有机食品证书 ;
2001年10月,婺源绿茶大鄣山茶农协会成为中国首家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成员单位;
2001年11月,婺源绿茶成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会员;
2002年11月,江西省农业厅授予婺源绿茶大鄣山茶基地为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茶叶)基地;
2015年8月,婺源鄣山村绿茶被中国农业部评委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项目;
五、婺源名茶推荐
1、婺源高山特供茶
婺源高山特供茶茶树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婺源大鄣山高山茶园,气候温润,生态环境纯净天然。采用一芽二三叶鲜叶原料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
高山特供茶品质特征:
干茶螺形紧结重实,色泽深绿油润;汤色清澈明亮、嫩绿隐翠;香气栗香透兰、耐泡留香;滋味鲜爽醇厚、回甘馥郁;叶底柔软肥厚、翠绿匀整。
2、婺源高山云雾茶
婺源位于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茶产区,在皖赣交接的主峰大鄣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茶园所产的高山云雾茶一直是婺源县的面子茶。高山云雾茶半野生、有机种植、人工采摘、无化肥农药危害。且有高山绿茶也有的香味与天然回甘。是婺源绿茶中最值得入手的品种之一。
品质特征: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具有耐冲泡,饮后回甘的特点。特级茶即特供茶,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为主。
外形特点:外形条索紧结、重实,叶质肥厚柔软,色泽绿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香高,汤碧,味厚,汁浓、耐泡的特点,历为贡品。
3、婺源仙枝茶
婺源仙枝茶因其特有的清香味而成为最受欢迎的婺源绿茶之一。主要产自婺源大鄣山一带的高山茶产区,制作精细,成品条索紧细,白毫显露,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匀亮等特点。
4、婺源毛尖
按发酵程度,婺源毛尖属于绿茶(不发酵茶类)。按绿茶制作工艺,婺源毛尖属于半烘炒绿茶。按绿茶外形特征,婺源毛尖属于曲条形绿茶。
婺源毛尖产自于江西省东北部的婺源县,这里处于浙晥赣三省交界,婺源1934年以前属于安徽省。婺源处于北纬28度-32度的“绿茶金三角”地带,茶园分布在海拔几十米到海拔千米不等的区域。这里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6.7度,年平均降雨量1821毫米,相对湿度83%,土壤多为红壤、黄红壤,PH在4.5-6.5之间,是绝佳的名优茶生长环境。
5、婺源茗眉
1958年,婺源县茶厂特制的“茗眉”茶,于1959年9月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展出,受到好评。获国务院颁发的奖旗,中国茶叶出口公司评“茗眉外形秀丽,蕊嫩多毫,色泽翠润,内质香味鲜浓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诚为绿茶中之佳品”;国家商业部评“婺源茗眉为世界茶叶珍品”;苏联专家评“婺源茗眉是最优级的绿茶,为展览中之上品”。1982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评定“婺源茗眉”为全国30种优质名茶之一。1986年,该茶获国家商业部“名茶”称号。
六、婺源茶树品种
婺源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1954年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全县有良种特性的群体茶树品种(系)51个。1982年第二次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发现全县具有良种特性的品种(单丛)55个,其中8个品种1982年列入《中国茶树品种资源目录》。
其中国家级茶树良种——“上梅洲”,1965年推荐为全国21个推广的茶树良种之一,后经县荼科所繁育提纯,1981年通过上饶地区科委鉴定,1983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上梅洲”为国家首批30个茶树良种之一(华茶19号)。
“鄣科一号”经过选育、提纯于1992年通过省农业厅鉴定,并获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三等奖,被认定为省级茶树良种。目前婺源种植茶树的主要品种有:婺源群体种和“上梅洲”,其余还有:鄣科一号、龙井43、乌牛早、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福云6号、迎霜、平阳特早、浙农113等良种。
七、婺源茶叶历史
婺源县历属徽州,位于中国传统绿茶产区的金三角中心。境内群山高耸,山涧汩流,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寒署温度分明,加之土层较厚,土壤肥沃,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县 志载,县人早在唐代以前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茶叶生产。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载:“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南唐昇元二年(938年),都置制使刘津撰《婺源诸县都置制新城记》中,称“婺源茶货实多”。唐大中十年(856年),朝廷膳夫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杂木叶,自梁(今陕西)、宋(今河南)、燕(今北京)、并(今山西)间,人皆尚之,………”。《宋史·食货志》载“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皆绝品也。”至明朝,婺源茶叶受到朝廷赞赏,被列为贡品进贡。
至清乾隆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开始精制外销,获得国际茶界赞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徽州茶务条陈》称“徽属产茶,以婺源为最,每年销洋(外销茶)三万数千引,年外销4万担。”美国威廉·乌克斯着述的《茶叶全书》中,称赞婺源茶不独为路庄绿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茶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现代有机食品专家称“婺源茶叶是世界上口味最美妙的绿茶。”
清朝末年和民国期间,因“洋茶生产日多,华茶不能直接运销,而由洋商购去掺以洋茶,以伪乱真,使华茶生产不振……。”本县产茶从而逐渐衰落。
解放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年产茶5万担的县,跨入全国茶叶基地县行列。1992年产茶突破10万担大关,1995年获中国绿茶之乡称号,2002年获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证书,成为全国有机茶生产基地县。
扫码添加婺源包车领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