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婺源包车网 发布时间:2018-01-25
余氏,光绪《沱川余氏宗谱》认为:余氏源于夏禹第三子罕,罕生于涂山居泗水下邳,以涂有“余”字,遂以为姓,是为余姓之始。
余姓“望出下邳”,说明其最早繁衍于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明正德元年《余氏会通谱》等记载:东汉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有名为余仁赡者,因避乱渡江迁居润州丹阳; 延至西晋永嘉元年(公元 307 年),又由名叫余蝉(明嘉靖《新安名族志》作“余祥”)者,再为避石勒乱,从丹阳迁居遂安(原系歙县南乡地,晋为新安郡新定县)。从此,余姓在古徽大地开始繁衍起来。这一点,《姓苑》所载余姓为“今新安(徽州古名)大族”可为佐证。
余姓迁入婺源,是在北宋末年。据《沱川余氏宗谱·永乐甲辰序》记载:“吾家先宗,世居新安。至元复公(余初阳),广明庚子(公元 880 年)间自歙(州)迁东阳; 越四传,宏达公(余智)为桐城宰,晚年又自东阳迁居桐城。再传至宋迪功郎希隐公(余道潜)仕桐庐; 知方腊乱(北宋末年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微服还新安,隐居星源(婺源代称)之北沱川,是为始迁之祖也。”
对于婺源余氏始祖余道潜其人,民国《婺源县志·寓贤》中有着较详明的记载。是志云: 余道潜,字希隐。为宋雍熙进士余智之孙,舒城县令余永锡之子。登宋政和戊戌年(公元 1118 年)进士,任职桐庐主簿。他博极群书,精于天文、地理; 为政精密严恕,民甚德之。时朱勔采奇石异卉,进献徽宗建“寿山艮岳”,将至桐庐,余道潜说:“吾岂剥民以媚权贵”。但不去办终必有祸,于是挈妻带子“挂冠穷浙水之源,访黼阁(黼峰)之星峰而来”婺源沱川(篁村)。当时,朱勔搜罗花石,凡民间一石一木可用者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公然劫走。在此过程中,有些官吏又乘机勒索,以致民不聊生。为此,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遂以诛朱勔为名,在广大农民的拥护下率众发动起义,浙东、浙西一时大乱。至此,人们始服余道潜挂冠隐退之先见。
余道潜于宋宣和庚子(公元 1120年)始迁隐居沱川篁村开基后,人口逐渐繁衍,派生出若干分支。传至第六世余德忱分迁鄣村,再传至第十世余景阳择迁理源、余以清卜宅燕山,诸村东西相望五里,对外统称“沱川余氏”。此后,随着各支系人丁兴旺,沱川余氏子孙除了在沱川当地繁衍之外,另有不少转徙外地、侨寓他乡落地生根的。光绪《沱川余氏宗谱》记载,沱川余氏后裔或游宦留居、或因经商、或为避难,先后有迁淮西、六安、湖广、长洲、松江、六合、太平、黟县、弋阳、贵溪、浮梁、德兴等州县定居者,族众“近集六邑(徽州一府六县)名乡,远集王畿邻省”,分布十分广泛。
昔日,沱川余氏能够成为“新安十五(大)姓”之一和列入《新安名族志》,与其子孙在学业科名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不无关系。正如《沱川余氏宗谱》中所说,“丁财渐旺,人文顿开”、“书香不绝,宦简联芳”。明代郑佐《新安名族志》序云:“名族志之义有二焉: 尚世也,尚贤也。族衍于世,世延于贤。”又云:“故尝于夫名族而责之实也,则见其前开后承,或以明道集成而功存著述,或以效忠尽节而跡炳丹青,或惇孝友以遵俗兴仁,或乐恬退而修德守约,或政治暐烨于当时,或文章传颂于后世。凡此,皆其族之由名而弗替之今日者也。”虽然余氏迁入婺源的时间相对较晚,并不像其他大族那样族繁枝茂,可是在宋、元两代,沱川余氏的读书、向学、业儒之风已凸现出来,登进士第者有 6 人,由真才实学得到荐举而取得功名的更不在少数。尤其是从明代中期开始,秉承勤学苦读之风的余氏后世子孙,不仅在儒学科考上成绩显赫(明代有举人 16人,其中进士 8 人; 清代有举人 14 人,其中进士 2 人),而且官吏、学者、儒士亦群起辈出。据民国《婺源县志》统计,明清两代,沱川余氏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者有 34 人,另有儒士 92 人著书330 多部。显然,沱川余氏正是因此跻于徽州著姓望族并名列《新安名族志》的。对此,清道光辛巳(公元 1821 年)恩贡生、婺源甲椿人李之森曾津津乐道曰:“婺(源)之瑞……十五世而秀衣不脱者,则有沱川之余(氏)”。《沱川余氏宗谱·旧序》中亦自夸耀:“余氏之兴,如深渊大薮”,“迄今瓜绵椒衍,支派尤多,而名贤科甲接踵其间,抑亦盛矣”。又曰:“夫婺(源)之所以重者,赖有紫阳夫子(朱熹); 而婺(源)有余氏之所以驰声者,亦赖有恭穆(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卒赠工部尚书余懋学)、文庄(吏部尚书余懋衡)、太仆(太仆寺卿余一龙)、大理(大理寺卿余启元)诸大儒,以彪炳乎史册”。由此可见,沱川余氏后裔明清时期儒学之昌明、科举之兴盛、文化之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