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婺源包车网 发布时间:2019-04-20
婺源不仅"中国最美的乡村",同时也是一块浸染革命烈士鲜血的红土地,这里的绿水青山曾饱受枪林弹雨,这里的蓝天白云曾被乌云笼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婺源是闽浙赣苏区的重要区域之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婺源是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婺源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在江南开辟敌后第二战场的中心区。驻设过中共闽浙赣省委、皖浙赣省委、皖赣特委、浮乐婺中心县委、婺源县委等领导机关,留下了方志敏、寻淮州、邵式平所属部队,以及关英、熊兆仁、刘毓标、李步新等革命先辈的足迹,境内红色古迹遍布。
2017.9.17,婺源一行62人在此进行了"翻越红军岭,重走革命路"活动,受到了老区人民的热情接待。
位于太白岭西至许村洙坑的这条红色古道,原称为胡家岭,在大革命时期,岭西与洙坑乃红军根据地,红军利用此处山高林密的特点坚持游击战争,对当时处于白匪控制下的杨村,石田一带的敌人给予沉重打击,后因党内左倾错误指挥下反围剿失败,红军牺牲严重,革命势力陷入低谷,只有少数红军在此山的北端坚持斗争直到红二军团杨勇将军率大部队经岭西向洙坑方向包抄婺源县城并彻底解放婺源全境,当年岭西村民张灶焰曾为红军送水送粮运弹药而被婺源县志记载,从此该岭又被人称为红军岭。得益于霞友沐聆风为岭西挂点帮扶干部,经多方沟通协调,发动两边村民对几近荒废的古道进行清理,使得该红色古迹重见天日。
抵达岭西村,活动开始前的大合影。
岭西号称竹海,这是徒步开始机耕道边的竹林。竹产业是当地主要收入来源,据说林业部门正在帮当地村民进行低产化改造,愿淳朴善良的乡亲们今后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就是红军岭,可以看出村民新近清理的痕迹,大家攀爬其间,闻着泥土的芳香和清新的空气,感怀为新中国诞生付出宝贵生命的无数烈士,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路边就地取材,用毛竹架起一个个供游人歇息的条凳。
这是当年红军挖的战豪,后为方便行走用石块垫平。
到岭头了,在塌陷的石亭上,再次来个小合影。
在这分享一个有关岭头石亭的传说,有石碑记载该岭修成于清嘉庆十一年,在此山岭的顶头也有一处石亭,常年为过往的行人义务施茶。而善行却给相邻此地三十多里路的一个名叫小港村的地方带来了无妄之灾,因为山脊通往此方向的是一条火龙脊,该石亭只要盖瓦合龙便使火龙复活,小港村便火烧全村,周而复始,连续数年火灾不断。后经一得道高僧指点,务必将此石亭拆除方可将火龙龙脊斩断而免于火患。因此小港村民将石亭拆除,数十载后该事件被人们渐渐淡忘而有善人重修此石亭,然又导致火龙复活,火灾重现。如此反复数次均应验后无人敢修此石亭至今。
下岭了,洙坑侧竹林茂密,修长的竹子挺拔向上,像一个个红军烈士为了革命的理想而不屈的身躯!
从山涧用竹子引出的一股山泉水,尝一口,沁人心脾!
林间树梢上的片片红叶,在绿色的海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似是烈士的鲜血染红!
眼前这片整齐的枫树林,显然是人工造林。据王村长说,这里就是胡家的村址,也是该岭名称的由来。当年有十来户胡姓居民生活于此,但大革命时期,全村被国民党匪军实行"三光"政策而烧毁,后村民在原址上搭建茅屋,数年后再次被烧毁,村民也被迫迁至附近的林家,这里就是国民党"三光"政策的罪证。
这是一条近期发现的地道,是当年红军留下的秘密通道,用石块砌成,高约1.6米、宽约1.5米、长约700米,至今保存完好。
村里的老党员正在给我们诉说着革命历史。
这里就是许村洙坑村。
1933年初,中共婺源特区改为中共婺源县委,县委设在许村镇洙坑村,洙坑的崇山峻岭,留下无数红军游击队战士的足迹,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这是当地最近翻修的红军墓。
回程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线,在岭头,我们沿着山脊穿越,经祊坑岭抵达岭西村。这里山高林密,道路也是村民的刀斧稍作开拨,行走其间又是另一番感受,但作为户外越野绝对是一条好赛道。
我脚下就是祊坑岭。祊坑岭由岭西通往中洲的祊坑村,据说由当地一财主出资兴建,主要是便于当地人出入德兴之用,现大部分的石板已了无痕迹,只有少数路段还可看出当年曾经也是一条对外交往的要道,抚今追昔让人感怀!
回到岭西,享用村民早已准备好的乡间土菜,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户外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