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1935年5月,敌人派出一个连的兵力驻扎在鄣公山里村。这时,留在鄣公山开展地方工作的红军白天隐蔽在山头召开群众大会,晚上依旧进村活动,甚至在外村的敌人眼皮底下召开群众大会。里村和外村相距不到一里路,敌人却像聋子瞎子,听不见也看不到。
一次,红军工作人员老彭不巧在路上碰上了敌连长。敌连长见老彭身着布衣短褂,但举止模样不像山里人,疑惑地问到:你是干什么的?
“ 哦,这是我孩子的舅舅” 和老彭一起的余洪福赶忙回答,他在上海做生意刚回来村里。
敌连长早就听说鄣公山有不少人在上海做生意,盘问了几句就打消了疑虑。老彭大大方方的和敌连长攀谈,并利用和他们打麻将的机会探听情报,将所掌握到的情报迅速向游击队作了报告。
不久,红军游击队夜袭沱川保联,一举缴获步枪17支,子弹4箱。驻鄣公山的敌人做梦也想不到,红军这次战斗的胜利,使他们自己提供的情报。
故事二
1935年12月,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独立营张政委带领160多名红军到洪源西坑打土豪,因被人告密敌军紧急调集600多兵力前来围剿,红军赶紧往白山源头方向撤退,可是敌人咬住不放,红军被迫往六股尖雪峰转移。
当时雪花漫天,寒风刺骨,虽然甩掉了敌人,半夜之前绕到了鄣公山西侧的胡家山苞米棚,但是冰天雪地饥寒交迫,冻僵的伤员无法治理,部队仍处在十分危急之中。。。。
鄣公山农民团团长汪林美得到消息后,迅速组织村民前往山上展开救援。他们冒着大雪给红军送来了炭火、衣服、棉被等重要物资。连夜在山上搭建起了十来个草棚,燃气火堆,有的红军手脚全冻坏了,皮肉烤焦了也没有半点知觉。
他们还派了9个人去寻找摔下山的和冻僵了的红军战士的遗体,这次在雪山牺牲红军达到25人,他们有的靠在树上,有的仍直挺挺的屹立在雪地里,身上的冰凌有五六寸长,宛如一尊尊石雕塑像立在雪中。鄣公山群中含着眼泪埋掉了红军尸体,这25名牺牲的红军,我们只知道一个人的名字:张仲云,石屋坑人,年仅29岁,其他24人连名字也未留下。
故事三
农历1935年除夕。
这是红军在鄣公山开辟根据地之后的第一个大年夜,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山村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驻鄣公山里村的敌人万万没有料到,此时此刻关英、刘毓标和刚从泾县来的李步新等人正在外村汪林美家的楼上研究工作。
汪林美的父母都是老实人,他们万万没想到此时敌人会进村来骚扰。放哨的农民团发现后急忙跑来报告,汪林美父母见情况紧急,匆匆上楼招呼关英等首长注意隐蔽,又匆匆下楼准备随机应变。二位老人相互使着眼色,互相示意别紧张 莫害怕。
突然间,敌人就闯了进来。原来是两个驻扎在里村的保安团大兵。哟,是二位长官啊,来来来,请坐请坐。二位老人端茶倒水,拿出两大碟瓜子、炒米糖热情招待。
好好好,不客气,两个大兵屁股不落凳,将两大碟吃的二一添作五全部倒入了口袋,扬长而去。
楼上,关英等红军首长又继续开会........
故事四
红军独立团月岭战斗之后,回鄣公山修整,关英对刘毓标说:你在家门口打伏击,敌人一定知道我们在这里,会来找麻烦的,你们赶快出去,到更远的地方开展游击,扩大声势。
果不其然,红军独立团刚离开鄣公山去外线出击时,敌人加强了鄣公山一带的防守兵力,经常派兵上山骚扰。
一天,余玉堂的母亲施秀凤正在小溪边洗衣服,忽然听到有人喊大兵来了,忙丢下手里的东西,急着往家里跑去。余玉堂一天到晚跟着红军首长奔波,前几天带了一个伤员让母亲照顾,敌人准是冲着伤员来的。
怎么办?
把红军转以上山?不行,时间来不及了。把红军藏在家里也不行,发现了自己家性命难保。
猛然间,他发现放在门背后的一只大竹篓,这竹楼是鄣公山人用来背木炭的,篓近一人高,能装下一个人绰绰有余。她赶紧上楼跟红军说明情况,把红军装进去用草帽遮掩口子,接着用葫芦绳将背篓吊放在屋梁上。
不一会敌人来挨家挨户搜查,他们楼上楼下,里里外外,茅厕猪圈都找了一遍。面对凶神恶煞的敌人,施秀凤沉着冷静,面不改色。一直到敌人离去,她才舒了口气。。。。。
这是鄣公山地区流传着的几个小故事。如今故事中的人物都已离世,然而这些故事如同鄣公山上许多神奇动人的传说一样,将永远留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
扫码添加婺源包车领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