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古村坑头,位于婺源县西北部的鹅峰山下,由县城到这里36公里。进坑头村途中,澄碧的小溪盘旋曲折,蜿蜒的石板路穿过一片片田畴,连着一个个粉墙黛瓦的古村落。一路所见,正是一派“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的稼轩词境。
坑头是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小山村。始迁者潘逢辰,原世居福州,后避地歙县黄(篁)墩,再转迁婺源桃溪(今坑头村)而居。这位“洞明文学地理,精堪舆之学”的潘逢辰择居此地后,沿溪广植桃树,因而取村名为“桃溪”。后来,乡民以村落处在桃溪水的源头,就俗称为“坑头”了。
村落像一个藏在深山谷的珠宝奁匣。这里,林密草深,英英相杂;雾轻霭重,淡淡如纱。源出鹅峰山的桃溪水,迤逦穿村而过,小溪宽不足5米,水流清澈见底。从上水口眺望桃溪,只见溪水潺潺不见其源出何地,所谓天门开;再从下水口观之,两山峙卫,难见溪水流往何处,所谓地户闭,非常符合风水术所说的“胜地”之形。出村后,得顺着山麓转几个弯,才能看到另一天地。早在宋代,桃溪潘氏就依山水,构造出“石门孤月”等景观。其诗境画境令不少文人为之倾倒。元初学者滕塛就即兴写下了《题桃溪十景》:“石门孤月一轮冰,峭壁飞泉瀑布声。碧井曲池春水洌,金山万卷晓云轻。桃花流水松壝雪,岸柳垂阴芳桂荣。犹记河阳花县好,山门此景亦天成。”
潘氏建居坑头后,除第五世潘舜辅在宋绍兴二年(1132年)登第外,到明朝中叶才忽地兴旺起来。先是潘珏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中进士,随后有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潘珍、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潘锜、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潘潢、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潘釴、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潘士藻和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潘之祥;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也有23人。他们与分居桃溪源内的孔村、豸峰潘氏一道,共同创造了“奕叶相承,代有闻人”的氏族史,时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赞;有“二科六举人,两榜四进士”之颂;有“棠棣四联辉,乔梓一联芳”之誉。一时间,村内冠冕云集,钟鸣鼎食,凡新任知县上任,都得先拜访这个煊赫的“官宦世族”。相传,当时潘氏族人为了炫耀本族的荣华,曾订下一条村规:凡族中各堂各房中出了一名七品以上官员的,可在村中溪流上架一座石桥。因此,如今这个不过百余户的小山村,石拱桥竟存有29座之多(另有石板桥14座)。同时,为了表彰学子们的业绩,凡村内有秀才中举或登进士第的年份,春节期间要舞“梅花灯”庆贺。这梅花灯很特别,除了龙头、龙尾以竹骨扎成,裱糊彩纸外;龙身只有13节木板活楔相连,木板上穿插着用梅花枝和柳枝编成的花篮、灯笼、宝塔、动物等,内燃点蜡烛,构成灯火映翠柏、梅花朵朵开的精彩画面。游舞时,鞭炮齐发,锣鼓震天,前有挂灯引路,后有乐队伴奏。
桃溪潘氏不仅仕宦多,而且堪称名臣的也多。如:潘珏任蕲水县令十年间,重视粮仓积储,灾年开仓赈济。迁福建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后,一日见报解送无罪囚犯,叹曰:“杀戮无罪者,我力不能救,做官有何用!”因之辞官归乡。居家致力于学问,着作有《三觐稿》、《云萍唱和尾骥集》、《甘棠集》、《澹翁稿》、《晚游录》等。潘珍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治边疆,严防守,因升兵部左侍郞。官至江西右参政的潘釴,以“清慎”着称,早年出守青州时,便扫除积弊,为民解忧;惩恶治奸,毫不留情,士民感激于怀。潘潢在吏部任职时,宰相欲私荐二人,他执意不从,为此被改调到礼部。督学福建期间,他严明学规,为诸生建立“品行”、“学业”二册,并资助贫苦学生。后历任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尚书职,留守南都。潘之祥任潜江知县时,见该县因水患每年受淹田亩达十之二三,便修筑河堤,不仅消除了水患,土地也更肥沃了。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长芦盐法时,坚持廉正剔蠹,所上奏章有“任用贤能,重事权,禁止盐官不法行为”等语,多切中时弊。再改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巡南昌、饶州、九江三郡,因与巡抚不合,称病辞官。后朝廷屡派使者荐其出任,他均决意辞绝。潘士藻初授温州府推官时,当地的贪官污吏听说他来,都慌忙解职缷任。任御史时进谏神宗皇帝,要他“修身、亲贤”,“撤火工,蠲织造、烧造”,“免金额外征”,减轻百姓痛苦。潘士藻一贯主张“克己而后能格心,正身而后能纠邪。”后人赞他“政绩在郡县,风采在庙廊,信义在交游,宗族学术在天下”,评价极高。
除了有功名的官吏之外,村里也有一些“绝意仕进”,隐居乡野潜心攻读的文士,还有一些精通琴、棋、书、画的艺师。学者潘荣,精通诸经,尤长于史学。时值元兵征宋,他拒不事元,栖居乡里二十载。潘荣在其着作《通鉴总论》中提出,治天下“明则君子进,而小人退;断则有功劝,而有罪惩;顺则万事理,而人心悦,而天下和。三者之要在身,身端心诚,不令而行矣。”他闲暇时好养花植树,其故居院内至今保留有他种的一株牡丹,花开时如云似锦。又如潘峦,经纬象数及书画,都颇有研究,尤其是音律,更是造诣精深。嘉靖年间(1522—1566)他考证古乐谱制器,并按此排成歌舞,颇臻其妙。他撰的《切韵指南》一书,所制雅乐准确;着有《礼乐志》、《文庙乐编》、《八家行草》、《君臣图鉴》、《篆法辨疑》等书,涉猎广泛。潘峦的儿子潘中孚、潘中邦,继承父艺,擅长绘画。再如潘襄龙,善书法,尤工章草,登门索要书作的络绎不绝,艺林莫不推重。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坑头村有文人39位,传世着作达121部。现代台湾着名学者、国学大师潘重规,也是该村潘氏后裔。他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历任多所大学教授,曾获法国学术院汉学最高荣誉“茹连奖”。平生严谨治学,力撰民族文选,是台湾地区敦煌学研究的开创者。撰有《敦煌变文集新书》、《灜涯敦煌韵辑新编》、《六祖坛经新书》;主编《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敦煌卷子》、《敦煌俗字谱》等一系列敦煌语言、文学、宗教、文献研究论着。他对《红楼梦》研究也深有造诣,所着《红楼梦新学》、《红楼梦新辨》、《红楼六十年》和主编的红楼研究专刊,为国际学术界所重视。
明清时期,坑头村官宦学者不少,外出经商的也相当多,以经营木业为主。有“业木盐城”的潘钦鋐、潘永秀、潘光余;“业木河垛”的潘谟;“营木业于浙江”的潘津、潘大铦;“商粤东”的潘廷珍、潘作砺、潘朝勋;“服贾黔楚间”的潘联英;“服贾南滁”的潘周南等等。他们大多能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视为立身行事之本,虽以经商为业,犹不失儒者气度。如潘元达“经商吴楚间,以信义着。”潘士相在孝感经商时,遇城里水漫为患,便倾其所有赈济灾民。潘承裕“以家贫弃儒就贾,利不忘义。”他还懂得医术,不计贫富,有求必应。
今日坑头,村落中尚存有明清官邸、民宅数十幢。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的“潘潢书屋”,大门门头上,有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婺源知县郑国宾题的“太宰读书处”匾额。书屋前院有鸳鸯池一口。池上方的书屋,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建筑体前后两进,均为三开间,前堂有楼。建于万历年间(1573—1620)的潘之祥故居,前后两进,前后堂之间有太师壁相隔。其正堂三间两厢,深天井,堂内方格门窗,梁枋、雀替等处深雕图案,青砖铺地;后堂三层楼,中为小天井,两侧有廊房。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坑头的桥。这里的每座桥,冠名称都点出了其独有的景观,“留荫桥”,桥畔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樟树,冠盖如云,绿荫蔽地。“松雪桥”,因桥头有一棵枝如霜雪般的罗汉松而名。“五桂桥”。该桥为明代村人潘峰所建,后中书舍人潘永亨重修,桥拱龙门石上所刻“五桂桥”三字,为柳(公权)体,骨力遒健,结构劲紧,极具神采。桥旁原种有五棵桂花树,古人曾有诗赞: “桥头有五桂,月窟移仙根。八月开金粟,清香度几村。”现桥头仍存桂花树一株,八月金秋,花香远溢。
清初文学家赵吉士说:“晋宋南渡以来,人多避迹新安,而大好山水中,往往为幽人所卜筑,其足咏君子至止者,正不仅一高轩过也。”遥想当年,坑头这小山村,不知有多少年轻人,芒鞋斗笠,翻山越岭艰难跋涉至州县,一试再试,终于踏进京师,跻身社会的高层。他们,为官刚正不阿,有政声;为学则成一代儒宗,有着作传世。又不知有多少年轻人,一袭青衫,一裹干粮,风尘仆仆游走于城邑山乡,经商服贾。他们重信守义,通商天下,和所有徽商一道,成为明清时期中国商业经济大发展的中坚力量。要不是史乘有记载,谁又能想到,这个重重山峦围困着的偏僻山村,竟有着这么辉煌的历史!
扫码添加婺源包车领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