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是一种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的相结合的艺术,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表演上保留古朴、粗犷、夸张、简练的独特风格。音乐伴奏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婺源傩舞是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 婺源傩舞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婺源徽剧:是京剧的鼻祖。其表演技法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并通过动作和神情予以外化;还特别讲究身段、亮相的造型,让人产生一种雕塑美的感觉。其内容通俗易懂,结构简练,动作性强,雅俗共赏。婺源徽剧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婺源三雕:作为徽派建筑最精彩的艺术亮点,集美学、力学、文学、民俗学于一炉,极具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历史考察价值与观赏、审美的精神价值,同时也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研究和借鉴价值,对当代建筑艺术有巨大的影响。婺源三雕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婺源砚雕技艺:婺源龙尾砚又称歙州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早在南唐时歙砚就享誉砚坛,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龙尾砚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清,复兴于现代。婺源砚雕技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婺源茶艺:起源于唐,盛行于南宋。它依靠民间饮茶风俗,更多地溶进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追求"敬、和、俭、静"的道德精神。其农家茶纯朴亲切,文士茶儒雅风流,富士茶气度雍容,各具特色。由于茶道包含着艺术、哲学、道德等因素,是接待亲朋宾客、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一个渠道,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所以一直备受人们喜爱,至今仍盛行不衰。婺源茶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婺源抬阁:抬阁原称“抬歌”,是中原安阳一带敬孔子平息干戈的高台歌舞。婺源抬阁约从宋初开始传承至今,它之所以在婺源流行,缘于隋朝末年歙州人汪华起兵据郡,捍卫了宣、杭、睦、婺、饶、歙六郡平安。在婺源人心目中,汪华与孔子一样,也是平息干戈的英雄,把他奉为汪帝菩萨,婺源每年出抬阁,本意就是给汪帝看的。它有40多个剧目,体现了婺源人艺术才能、审美观念与工艺水平。
7、婺源豆腐架: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淀。每年农闲时节、逢年过节,村民都要举行民间文艺表演,自娱自乐。而做豆腐人家为庆节日,则利用豆腐架为道具,给小孩穿上新衣,化上妆,让他们站在豆腐架上,摆出有关戏目的造型,抬起来加入到自娱自乐的行列之中。充分体现了文化之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8、婺源乡村文化:它包含了婺源民间传统舞蹈、技艺、民俗等诸多内容。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婺源民间故事:一个地域的民间传说故事,反映了当地的人文信息。婺源民间传说故事,如朱文公的传说故事、江永的传说故事、潘璜的传说故事、杨林枵的传说故事等,除有着鲜明的本地特色外,还包含了大量忠孝节烈、圣贤信仰的内容,故事文化品位较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10、婺源楹联、匾额:作为朱子故里,婺源人重教化,讲人伦,善与仕宦交往,它的处世哲学、人生追求便通过对联张布在建筑物上。凡有人居处,即有对联,所谓有联则雅,无联则俗。依附建筑而生的婺源楹联、匾额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写景咏物,言志抒怀,老幼皆喜,妇孺能对。它在婺源特色方言的映衬下,更显得富有文化韵味,反映出婺源人思想、道德、伦理、教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11、婺源谚语:婺源谚语是婺源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创造并广为流传的谚语,是婺源人民群众实践与智慧的结晶,而且仍在广泛传播与运用,此次搜集整理申报的共有100余条,主要涉及生活谚语、农事谚语、气(物)候谚语等几大类别,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语言形式独特,通畅流利,幽默诙谐,内涵丰富,极具教育意义,可谓是婺源人的启蒙教材。保护与传承这一珍贵的民间知识类的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2、婺源民歌:婺源民歌是婺源人民在漫长的历史积淀和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反映了婺源人丰富细腻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婺源民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其中以劳动号子、茶歌、山歌、小调、儿歌及风俗歌为主。如《十条手巾》、《望郎》、《戒烟歌》、《十二月花》、《数猫》、《采茶歌》、《哭嫁》等。
13、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成为著名茶区。唐朝陆羽所著《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南宋建炎初年的《宋史·食货志》中还将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大名茶之一。婺源绿茶制作采用了量小热揉烘坯等独特的手工操作,经炒、揉、抖、烘、焕等十余道工序精制而成,制出的绿茶即有白毫显露,条索匀正的外形,又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等高山云雾茶的内质,为不可多得的茶中珍品,婺源绿茶也以其独特的品质多次在国际、国内等各级商品博览会上获奖。
14、婺源祠堂建造技艺: 祠堂是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是历史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祠堂建造既涵盖了精美绝伦的“三雕”(砖雕、木雕、石雕)技艺,又融会了民间风水学、规划学、建筑力学、建筑设计原理等学科。婺源祠堂建造,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至明清鼎盛时期,全县有祠堂2000余座,是全国立祠最多的县份之一。婺源祠堂受朱子礼教和传统徽文化的影响,在习俗、选址、结构、功能布局及三雕特色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二00三年于原址重建的婺源萧江宗祠,为国内少有的祠堂重建经典之作,对推进古祠文化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5、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婺源纸伞制作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南宋时期。其尤以婺源甲路所产纸伞最为有名,素有“金溪斗笠甲路伞”之誉。康熙年间所修《县志》即已将甲路伞列入《货属篇》。民国二十五年(1936),“甲路纸伞”被选为国际博览会展品。婺源纸伞制作工序全为手工,取材用料考究、独特,综合应用了力学、材料学、机构学原理。制作技艺古朴,造型美观大方,运用活动的节点替代固定的节点结构,钻孔穿线的连接与竹销钉连接配合,并应用楔配合自锁机构来锁定展开结构。伞面皮纸吸墨性强,类似书画宣纸,艺人于其上题诗作画,寄情寓意,让婺源纸伞在实用之外更增添了审美情趣,不仅晴雨相宜,经久耐用,而且美观轻便、古朴别致,有较高的欣赏收藏价值。
16、婺源小吃和糕点制作技艺:婺源小吃制作流程原始、原料生态,主要有:汽糕、糯米子糕、野艾果(清明馃)、油煎馃、罗苏瘪、灰汁馃、馍果、南瓜枣、乌饭、米粉果、果杂饭、抖抖果等等,深受当地群众和广大游客的喜爱。婺源小吃的制作主要以手工为主,不仅营养丰富,色泽美观,制作精细,而且文化底蕴丰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如乌饭采用山中特定的树汁与糯米混合多在端午节时制作,清明馃采用天然野生艾草煮汁与米粉混揉后包馅而成,多在清明前制作用以祭奠祖先等等。
17、婺源菜制作技艺:婺源隶属徽州1200余年,是全国八大菜系中——“徽菜”的发源地之一,徽菜是婺源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婺源菜系兼收并蓄,它就地取材,选料严谨,巧妙用火,功夫独特,特色菜以粉蒸、糊菜为主,独具一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粉蒸肉、粉蒸鱼、粉蒸青菜、粉蒸茄子、粉蒸豆角、糊豆腐、糊南瓜、糊番薯等等,在婺源民间还流传有婺源菜“无荦不能蒸,不蔬不能糊”的菜系谚语。
18、新安医学:新安医学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系古徽州辖区之歙、休宁、婺源、绩溪、祈门、黟六县医家在长期的医事活动中,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性,所提出的一整套系统的医学理论以及在临床应用成就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医学流派。据《婺源县志》记载,自宋至清,婺源从事医学者有463人。其中不少曾出任御医及各级医官,为新安医学派群体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19、婺源灯彩:俗称“迎灯”,是婺源民间流行最广的一种传统艺术。婺源方言中,灯同丁同音,迎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和庆贺吉祥之意。婺源灯彩种类繁多,有花灯,龙灯、马灯、狮子灯、塔灯、船灯、桂花灯等。婺源的花灯制作,集合了竹艺、装裱、剪纸、绘画等民间技艺,以辞旧迎新的情感为铺垫,展现的是花团锦簇的绚丽,还有散佚民间的文化图像。婺源花灯的图案,除了“开门纳福”、“辞旧迎新”、“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的祈愿,还有“渔、樵、耕、读”、“梅、兰、竹、菊”等,都出自民间艺人的临摹,笔画朴拙,却显民间意趣。龙灯又分为板龙灯、香龙灯、滚龙灯。迎板龙灯等。龙灯多在农历正月举行,十三起灯、十五闹灯、十八圆灯。香火灯是用稻草捆扎编结的龙身上插满香火,迎游时如火龙翻滚,通常在中秋佳节举行。
20、婺源孝亲敬老习俗:孝亲敬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朱熹的故乡,婺源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今人推崇的良好习俗,它表现在衣、食、住、行等人生的各个方面。如:祠堂的祠规、谱训、家训不乏孝亲敬老教训,《招赘书》、《出赘书》、《分家书》均有孝亲敬老内容,嫁女时父母有教育女儿到婆家孝亲敬老细节, 对比自己年长者,要称公、称婆、称老;与比自己年长者同酒席,要让长者坐上座。如果父母亲在世,不能先吃饭后喝酒,若非喝不可,必须要过三条门槛才可等等。
21、民间祭祀活动:婺源祠祭活动历史源远流长。最早于南宋的《朱子语类》中就有婺源祭祀情况的相关记载。祠祭文化作为丰富独特的婺源祠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婺源信仰风俗和宗族文化的生动表现,是研究已经消失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礼制文化的历史遗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民俗价值。婺源的民间祭祀活动,继承了朱子礼学的衣钵,如祠祭不得逾越《朱子家礼》半分,还有家祭、坟祭等等,都体现了书乡、礼仪之乡的地方特色,是一份值得传承的民间知识。
扫码添加婺源包车领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