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包车电话
婺源包车网logo
婺源包车
司机电话
非遗传承 >>当前位置:主页 > 非遗传承 >

婺源傩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婺源包车网 发布时间:2017-07-05

傩舞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舞步简练古朴,面具夸张粗犷,是古典舞蹈和彩绘木雕相结合的民间文化生态艺术。婺源傩舞历史久远,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土著山民三苗族在婺源这片区域繁衍生息。尧、舜、禹时代,三苗族受到华夏族的多次征伐,逐渐衰落。夏王后期,三苗族中一支号称“越”的部族开始兴盛起来,因此这一带又属古山越族。古山越族“信鬼”,有近似傩舞的“舞犭回犭回”习俗。秦始皇统一岭南(前214年)后,旨在“驱鬼逐疫”的中原傩仪开始传入山越民间,与当地“舞犭回犭回”相结合,因此,婺源傩舞有山越朴素稚拙、粗犷雄劲的遗风。这种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意识的傩舞,寄托了村民的美好愿望。古时每逢打醮、新春都跳傩舞,祈福禳灾,既娱神又娱人。
 
由于婺源古誉书乡,逢人适事有上下九流之分,抬轿子吹喇叭,傩舞戏之类均属下九流之俗,不能登大雅之堂。故婺源傩舞在《婺源县志》等正史中少有记载。但明代初叶,婺源民间日记就有傩舞外出表演的信息。至清代中叶,婺源傩舞曾发展到“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壮。新中国成立前后,婺源傩舞还很活跃,在龙山、镇头、许村、秋口、江湾、段莘、沱川等乡镇都有分布。1953年,婺源傩舞晋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古典艺术奖”。“文革”中,婺源傩舞遭受重创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遭受重创的婺源傩舞在长径村重新焕发活力。其《丞相操兵》等四个代表性节目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上,婺源傩舞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2007年春节,事隔54年之后,婺源傩舞又晋京与北京市民共享新春欢乐。今年4月还出访新加坡。其众多节目和独特风格,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青睐。
 
随着婺源文化生态旅游的兴起和婺源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傩舞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找到了重放异彩的舞台。县委、县政府从传承民间艺术出发,就傩舞等有关问题多次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拨专款用于抢救保护傩舞,征集文字资料图片、制作傩面具和傩服装。
 
婺源县各傩班不但在开展活动的起始和结束时有各自的“开箱”、“封箱”等仪式,而且在“开光”、“传艺”时亦有其独特的定规。这些仪式和定规,各班代代沿袭,不敢违拗,否则就有“灾祸降临”。
 
“开箱”有的叫“开橱”(柜橱存放面具)。长径村的傩班规定在每年十月十五日辰时举行“开橱”仪式。先将装满面具的大橱柜放至屋里正堂上,摆好香案,披上桌围椅披坐垫,烧香点烛,焚烧金纸银钱,全体顶礼膜拜,而后分立两旁。其中两位长者各站橱门一侧,用手指扣住门环慢慢将橱门打开。开门时要鸣放鞭炮,敲锣打鼓,以示逐鬼迎神。接着按规定先将六个“诸侯” 面具取出,拆去包裹皮纸进行“洗脸”,插上羽毛,分挂在屋内两边的“照壁”上(正堂两侧相对的板壁俗称“照壁”)。再将“丞相”、“小鬼”面具拆纸洗脸也挂上。尔后,仍依上法在橱柜内上层摆上“八十大王”、“蒙恬将军”面具,下层摆“老郎菩萨”和“夜叉先锋”面具,然后再将其余的面具拆纸洗脸后放在柜内。取拿的先后和挂置的方位均有严格定规,绝对不可乱放。不到开橱之日,平时面具也是无论如何动不得的。最后由道士打醮结束开箱仪式。开箱后,菩萨香烛不熄,日夜供奉。
 
庆源村三个班的“开橱”仪式较简便 ,时间是十二月二十三日,虽也要点香烛鸣鞭炮,但开橱门、取面具可随意进行,将面具拆纸、洗脸后便挂在壁上,等第二天(二十四日)过小年时,供村民前来朝拜许愿还愿,到除夕晚子时一过,将菩萨、面具摆到村中道上亭里,好让来往行人在大年初一“拜菩萨年”,尔后装箱准备演出。“封箱”又叫“收傩”,有的还叫 “行水”或“过头”(即换户头保管)。一般作法较为简单,在整个演出活动结束后,将全部面具用皮纸包好,服装亦要洗烫整洁,清点装入箱或橱内,然后抬至负责当年保管的大姓人家或狮傩庙内存放。唯独长径傩班与众不同,场面隆重。他们在巡回演出结束后回到村里,要先“三天目莲一日鬼”(即连演三天目莲戏,跳一天傩),再将所有行头装入箱内,抬至当年确定的新保管人家做“过头”。该户事先要在大门口地上放一只竹质大晒盘,这时许多村民聚集在门口等候,待面具箱子一到,就蜂涌抢夺,抢到者,便将面具放在晒盘内,各自在旁边看守。到晚上,由上年和当年的保管人家各点八只大火把,由长者鸣锣开道,抢到面具的人们手捧各自看管的面具依次列队而行。其次序是:夜叉先锋引路,柳郎菩萨为首,六面蜈蚣旗和十番锣鼓随后,再按李期丞相、蒙恬将军、范杞良、孟姜女、六诸侯……依次排列,最后面是扮演八十大王和小鬼者,由手鼓、旺锣(鬼舞中的专用锣)和曲笛相伴压后。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雾绕绕、火光点点,煞是威严壮观。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前往上年保管人家做“起马”(菩萨神灵启程),这户人家要通堂点灯(锅灶里也要烧火),堂前的上门头放一水桶,桶内放一串锁匙、一把禾镰、一杆无砣秤、一只谷印,八仙桌底下放些杉树枝),摆好香案,焚烧纸钱,迎送傩神。到家后,同八十大王和小鬼在该家做“通家撇头”(“撇”,方言,用开山斧在该家的大门、房柱、床沿、猪圈、鸡窠等处“别”几下或轻剁一下,以示逐鬼疫灭灾祸,保人畜兴旺,四季平安)。然后去村外脱去服装,卸下面具,捧在手上与原大队人马依样列队到当年保管人家,到达后,除打火把的人回到上年保管人家喝酒吃夜饭外,其余人均在当年保管人家聚食,其中棒老郎菩萨和扮演八十大王的人,每人可领取一对月饼。食毕,点香烛,鸣鞭炮,封箱。封箱以后就不准再打开了,一直要到十月十五日辰时再举行开箱仪式,否则冒犯傩神,灾祸降临。
 
“开光”是在规定的年限将面具全部整个勾画翻新,最后请道士用朱笔沾水,取下贴在面具眼睛上的纸片。各班开光的年限和做法亦不尽相同。长径傩班是每十二年一次,逢辰年举行。开光前要先“跌珓”问菩萨,由菩萨选定开光师父(包括雕刻、勾脸师父和做法事的道士),选定后再杀鸡定时辰,其做法相当独特和严格。先将开山斧放在大晒盘内,“龙头”(斧头柄与斧头结合部雕有龙头花纺)朝向上堂,然后将公鸡杀了抛入盘中,任其挣扎旋转,到停止不动时,鸡头对准了龙头,就是开光的时辰,叫做“龙凤相对”,若不对,便再杀一只,不对,又再杀……直到对准。有时为了求得龙凤相对的好时辰,全村的公鸡杀光了,还得去外村买鸡来杀,绝不马虎了事。开光之夜,还要请道士做法事点眼开光和“出五猖”、“发界牌”(示村界的标牌)。开光后的第二天起,还要连演七天七夜目莲戏,请傩神在 “神台”(临时搭在戏台的正前方)上看戏,热闹非凡。
 
李坑村的狮傩班是每十年开光一次。他们从上半年开始准备,先要摆香案“退神”(朝拜后将面具全部浸泡在水里),下半年再找匠人将面具上的油彩刮去重漆,漆好后,同样将纸片贴在面具的眼睛上,再定时开光。开光之日,白天摆神案,安置菩萨,晚上请道士做法事念祭祠,下半夜时,举行“打长拳”,各路拳师和武者登场比武献艺。赛后即进行“点眼开光”,最后“出五猖”、“发界牌”而终。
 
庆源村也和李坑村一样,是十年一次,当地群众称“十年两头转”,即十年中头尾各有一次。开光后和长径村一样要演目莲戏。
 
“教鬼”即授艺。婺源各地跳傩者均属当地的小姓(如长径村的胡姓,庆源村的方姓),大姓不跳,只保管鬼舞面具,直至民国时期仍保持这习惯。故传艺的对象也是如此,由小姓人家的后代学艺。后来由于大姓中是以胡姓为主,其中也渗插了程姓(大姓)人,有的既会跳傩又能演戏,有的就只会其中一项。他们是在每年开箱仪式后一个月开始传艺教鬼。传男不传女,年龄要在十五岁以上,班中不论资历,能者为师,一直教到十二月二十四日首场演出。教鬼期间,每晚每人一碗糯米饭,一碗油煎豆腐作半夜餐。庆源村则是在开光之年传艺教鬼,其他年不教。因此,他们学艺者年龄亦较小,规定在六至十岁之间,由八年以上艺龄者为师执教。
 
,那种巨人的力量和英雄气慨,塑造得很有气魄。描写《孟盖女送寒衣》,千里寻夫,途中经历千辛万苦,威天地,泣鬼神,一路得到“土地”、“夜叉”、“乌鸦”的保护,终于来到了长城。待其得知夫亡后,撞死于长城的故事。舞剧《丞相操兵》(又名“舞花”),由“放叉打旗”,“丞相操兵”、“土地巡游”、“送药酒”、“饮毒酒”五个片断组成,各节之间既可首尾相连,又能独立成篇。该剧描写秦始皇死后,太子扶苏在上郡(今陕西榆林道及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地带)监蒙恬之军。扶苏之弟胡亥差丞相李斯假借慰劳壮士之名,带着毒酒暗害哥哥,以达到他登上皇帝宝座的目的。《搭架》、《追王》是长径驱傩神班最后收场演出的两个“祛邪逐疫”的节目。《搭架》又名《叠罗汉》,八个演员全部包红头巾不戴面具,其中一人小生打扮,身穿黄马挂,头戴小生巾,其余七人都着花衣彩裤,手持木棍,列队边走“圆场”边 “喝彩”(逐疫词),众人和之:“一条江(众和“杀”),一个出来强一个(杀),两个出来马上用刀枪(杀),东方铸铁(杀),西方出钢(杀),打道山河(杀),厉鬼瘟疫一扫光(杀)”。圆场走“单锁链”、“双锁链”。走好后,开始搭架,下层四人,中层三人,顶层一人,双手合掌在胸,随着架子旋转一圈,以示“通神”。而后上层中层的人骑在下层四人肩上作“天桥”、“莲花”、 “双桥”动作,以示神灵通道,迎接神灵降临。紧接着就是《追王》。该节目主要内容是驱邪灭灾,祈祷平安,属远古时期“送阴气,司大傩”的形式。首先在演出场地设神案,摆供品,点香烛,将“八十大王”、“小鬼” 面具放案上,扮演者与司仪者一起祭拜天地神灵,然后戴上面具,手持开山斧作一“起马”动作出发。前药炉带路,跟随锣鼓,曲笛,鸣放鞭炮,村人对空鸣铳三声,沿着村边田野小径翻坡越涧急速奔跑,后边有些人直起猛追,追上八十大王者便让其用“开山斧”在头上刮一下,以示“祛邪驱疫”、“灭病消灾”、“走好运”。 八十大王沿村一周后来到演出场地顺反再跑三圈,然后上台抓住一“小鬼”(另一人扮好,在此等候的)的后衣领摁住,高举开山斧,原地转圈喝彩叫好。共一百零八句,均属“人丁兴旺”、“五谷丰登”、“麻痘稀疏”之类吉语。喝彩结束,全体人员涌向八十大王,求其用开山斧在自己头上刮一下,以示吉利。最后敲锣打鼓护送八十大王押小鬼去村头水口,一斧将其辟死、焚香烧纸送往天界。
 
婺源傩舞动作非常丰富,主要有:独具一格的女性舞步“妮行步”;《开天辟地》中的“辟斧”、“扌幼  斧”、“磨斧”;《丞相操兵》中的“上、中、下十字架”“操兵步”、“拍手一照”、“拍腿过河”、“耍羽毛”、“舞花”、“轮棍”;《太阳射月》中的“摸胡点”、“单摸胡”、“双摸胡”、“摸云找月”、“射箭”,《海戏金蟾》中的“金蟾步”、“撤金蟾”、“踩金蟾步”、“地挖门”;《舞仙鹤》中的“寻食”、“抖翅”、“金鸡独立”;《双猴捉虱》中的“猴步”、“猴打恋”、“捉虱”;《舞小鬼》中的“鼻尖步”、“点地棍”;《饮毒酒》中的“摸肚步”、 “摸嘴步”,《迎棒》中的“雪花压顶”、“磨粉”、“滚蛋”、“七寸棍”;《搭架》中的“单锁连”、“双锁连”、“莲花”、“双桥”、“单桥”等。
 
婺源傩舞服装,据艺人介绍,开始是用明朝的夏布制作的“花衣”,后来受当地目莲戏,徽剧的影响,部分改用戏曲的蟒袍、靠等。一般穿着是外着戏装,下穿红彩裤,脚穿布袜、黑布鞋。内衣不论。
 
道具,多半属人们平日生活和生产的用具,如:木棍棒、笊篱、晒盘、棕绳、木椅等,唯有开山斧是用樟木雕刻而成,上有龙纹图案,斧刃处用铜皮镶边。因受戏曲影响,部分节目也使用上戏曲的道具,如:马鞭、羽毛扇、宝剑、绣龙旗、方酒斗等。
 
“羽毛”亦是傩舞中很有特色的装饰物,据长径艺人胡振坤介绍:“现在六个诸候面具上插的羽毛(长约120厘米左右),还是当年程文著从陕西带回来的原物。每次用过,即取下装入专制的铁筒中保存,每年六月六日要拿出来翻晒一次。”对此羽毛,当地至今还留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当年程文著从陕西带回来傩舞时,发现诸侯面具上少了羽毛,便派人重返陕西置办。当时属禁止出境之物,所以他们便将羽毛装入棺木内偷运回来。在过关受验时,护送人便对天默默祷告,请求傩神菩萨保佑。当检验人员打开棺木验查时,羽毛不见了,却躺着个老人尸体(鬼舞中的土地公),因而顺利过关运回。他们对此物极为珍视,也保管得极好,所以才能逃过 “文革”的浩劫,保存至今,为傩舞多留下一件珍品。

婺源旅游包车司机电话微信联系方式
扫码添加婺源包车领队微信
返回列表
© Copyright 2022 婺源旅游包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9005804号
联系方式:17687932030 网站编辑:余永发